Wireshark抓取以太网数据包
一、概述
几乎所有的数据包都是通过以太网来传输,所以使用wireshark抓取以太网数据包非常容易,这里我们以DNS数据包为例。
二、抓包
1. 准备数据
打开wireshark,在筛选栏输入dns,点击开始抓包,然后打开命令提示符,输入ping www.baidu.com
,此时wireshark将会抓到以下数据:
几乎所有的数据包都是通过以太网来传输,所以使用wireshark抓取以太网数据包非常容易,这里我们以DNS数据包为例。
打开wireshark,在筛选栏输入dns,点击开始抓包,然后打开命令提示符,输入ping www.baidu.com
,此时wireshark将会抓到以下数据:
IP
是TCP/IP
协议族中的核心协议,所有TCP
UDP
ICMP
以及IGMP
数据都要通过IP
协议来传输。
IP
是一种无连接协议,不负责维护网络连接中的任何连接状态,提供尽力而为
的服务,即不保证数据能成功到达,位于网络层。
CSMA/CD
是一种基于竞争的MAC
协议,用于协调共享以太网中多个站点数据发送。
主要分为三个要点:载波监听
、多点接入
以及冲突检测
,应用在物理链路层。
载波监听
是指每个连接在以太网上的站点在发送数据之前,都要先检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在传输。如果有,则暂时不发送数据,避免 数据冲突;如果没有,则发送数据。
以太网
指一个标准,由DEC、Intel和Xerox公司在1980年共同发布的标准,第一个常见格式的以太网在目前被称为10Mb以太网
或共享以太网
,后来被IEEE采纳修改成了802.3
标准。
这种网络的所有的站点都工作在一条共享的线路上,网络结构通常为:
Internet中的IP地址结构在大学里学了好几遍了,自认为当初学得也还不错,本来打算跳过这一章,仔细一看就发现好多都已经忘了,于是就重新过了一遍。再看一遍就发现很多概念比以前都清晰多了,还有一些小的细节以前没弄清楚现在也是搞明白了,算是温故而知新吧。
tcp/ip
是一个网络通讯协议,为不同的的主机和操作系统之间提供一种统一的通信标准。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政府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项目,到90年代就成为了计算机之间最常用的组网形式。
tcp/ip
一共分为四层,由低到高分别是:链路层
网络层
传输层
应用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