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

升级GCC后运行程序出现错误:

/usr/lib64/libstdc++.so.6: version "CXXABI_1.3.9" not found

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升级GCC后相应的动态库没有更新,程序找不到新版本GCC库中的符号,运行不成功。

使用ls 命令查看该文件可以看到动态库是一个软链接:

> ls -l /usr/lib64/libstdc++.so.6
lrwxrwxrwx 1 root root 19 Aug 24 12:28 /usr/lib64/libstdc++.so.6 -> libstdc++.so.6.0.13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|
| $n | n是一个整数,表示第n个参数 |
| $# | 传递到脚本的参数个数 |
| $* | 以一个单字符串显示所有向脚本传递的参数 |
| $$ | 脚本运行的当前进程ID号 |
| $! | 后台运行的最后一个进程的ID号 |
| $@ | 与$*相同,但是使用时加引号,并在引号中返回每个参数 |
| $- | 显示Shell使用的当前选项,与set命令功能相同 |
| $? | 显示最后命令的退出状态。0表示没有错误,其他任何值表明有错误 |

传入参数时在函数后加上相应的参数即可,多个参数以空格隔开,例如:mFunc 1 2

参数只能以空格分开,不能是逗号或其他,函数体内通过$1$2$n 获取各个参数。

函数返回值只能是整形数字,取值范围0-255 。形式可以是1 ,也可以是"1"

函数外通过$? 获取返回值:

#! /bin/bash
mFun(){
    echo "Hello ${1}"
    echo $2
    return 99
}
mFun 1 2
echo $?
mFun 1,2  # 函数调用会和预期不一样

输出:

> ./func.sh 
Hello 1
2
99
Hello 1,2  # shell把1,2当成一个变量值

STL标准类型vector(一):vector的基本用法

一、vector介绍

标准库类型vector用来表示对象的集合,其中所有对象的类型都相同且不固定长度,常被称为“动态数组”。

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数据类型,而是一个类模板用来实例其他对象,也被称为容器

使用它需要包含一下头文件和使用声明:

# include <vector>
using std::vector

vector可以包含任意数据类型,但是因为引用不是一个对象,所以vector不能实例引用对象。

vector<int> iVec; // int对象
vector<string> sVec; // string对象
// vector中的对象可以是vector对象
vector<vector<int>> arrVec;

在早期的C++标准中,如果vector的元素还是vector类型的对象,必须在最外层vector对象的右尖括号前添加一个空格,即vector<vector<int> >

因为>>是C++中的操作符,如果使用vector<vector>,最后边的>>会被编译器当作输出操作符。

二、定义和初始化vector对象

定义vector对象的常用方法:

语法说明
vector<T> v1v1是一个空的vector,元素类型为T,每个元素都会被默认初始化
vector<T> v2(v1), vector<T> v2 = v1使用v1初始化v2,v2中包含所有v1的副本
vector<T> v3(n, val)v3包含n个重复的元素val
vector<T> v4(n)v4包含n个元素,每个元素的值都被默认初始化
vector<T> v5{a, b, c}, vector<T> v5 = {a, b, c}使用列表初始化,包含a, b, c三个元素

初始化时要十分小心的地方是(){}的区别:使用圆括号表示用多少个值来构造初始化,而使用方括号一般表示使用什么值来列表初始化

vector<int> v1(10); // 10个元素,每个都初始化为0
vector<int> v2{10}; // 一个元素,值是10

vector<int> v3(10, 2); // 10个元素,每个元素的值为2
vector<int> v4{10, 2}; // 有两个元素分别为10和2

一种例外的情况是,如果使用了花括号但是又不能使用列表初始化的时候,会考虑使用构造的方式来初始化。

vector<string> v1{"h1"}; // 一个元素h1
vector<string> v2("h2"); // 错误,不能使用字面值构造初始化

vector<string> v3{10};  // 10是int类型,不能初始化string对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此时会进行构造初始化,v3包含10个空字符串
vector<string> v4{10, "h1"};  // 包含10元素,值为"h1"

三、vector操作

vector的常用操作:

语法说明
v.empty()判断是否为空
v.push_back(t)在最后添加一个元素t
v.pop_back()删除最后一个元素
v.size()返回容器大小
v[n]访问第n个元素
v1 = v2赋值操作,用v2的元素替换v1的元素
v1 == v2, v1 != v2判断相等和不等
<, <=, >=, >比较大小

vector的empty()size()方法和string完全一致,一个判断是否为空,一个判断大小。

但是vector的size()返回值和string不同,string是string::size_type,而vector是vector<T>::size_typeT指元素类型。

3.1 push_back

push_back()用于在末尾添加元素,类似于python里面的append方法。

一个简单的例子:

string word;
vector<string> text;
while(cin >> word)
{
    text.push_back(word);
}

C++标准要求vector能在运行的时候高效地添加元素,因此在定义对象是指定大小是没有必要的,事实上这么做性能可能更差。

3.2 比较

vector进行比较时要求值必须能够比较,也就是重载了相应的运算符才行。

比较时只有两个vector的长度相同且对应位置元素也相同两者才相等,如果长度不等会根据位置从头开始比较下去,直到一方的结束或者某个位置的元素大小不一致时才会会返回。

四、下标索引及遍历

4.1 使用下标遍历

vector也能通过下标进行索引,和数组以及string类型里面的下标一致。

# include <iostream>
# include <vector>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main(){
    const vector<int> v1(10, 1);
    int i = 0;
    for (; i < v1.size(); i++){
        cout << v1[i] << endl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可以使用下标访问元素,但是不能使用下标添加元素,也就是不能使用下标访问不存在的元素。

3.2 使用范围for循环遍历

C++11的新特性范围for循环遍历

# include <iostream>
# include <vector>
using namespace std;

int main(){
    vector<int> v1;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 ++)
        v1.push_back(i);
    for (auto &i : v1)
        i *= i;
    for (auto i : v1)
        cout << i << " ";
    cout << endl;

    return 0;
}
> g++ main.cpp 
> ./a.out 
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

4.2 使用迭代器遍历

把上面的范围for循环输出改成使用迭代器遍历,也能输出同样的结果:

int main(){
    ...
    vector<int>::iterator it;
    for (it = v1.begin(); it != v1.end(); it++)
        cout << *it << " ";
    cout << endl;
}

又折腾了一个服务器,打算腾出来日常学习使用的。然而心里打好的算盘差点被阿里的专有网络 给坑了.

因为本来是想着两个服务器通过内网连通,所以买了同一个地域的服务器。也不知道为什么手贱点了个专有网络 ,然后很萌萌哒的发现在专有网络内内网没有那么容易通。

苦逼的各种找资料和文档,浪费半个下午,终于搞定了。

参考文档地址:VPC互联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一直以来都是执着于源码安装,今天终于说服自己摆脱这个“不良嗜好”了。

使用二进制包安装比源码编译安装要简单得多,时间也短得多,何乐而不为呢。。。

二进制包安装MySQL的步骤和源码编译安装的步骤差不多,只是少了编译的流程,直接解压就能使用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一、问题描述

http.Request 下的方法RemoteAddr() 可以获取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号,最近的一个项目中用到了这个方法。

使用过程中一直都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当项目上线之后就发现不管怎么获取ip,客户端地址都是127.0.0.1

对于这个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,最后搞了半天才发现是nginx 的原因。

因为线上项目使用nginx做了反向代理,所以导致服务端每次获取的都是nginx的地址,即127.0.0.1

- 阅读剩余部分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