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ginx学习篇:nginx的配置文档
nginx的配置文件默认位于/usr/local/nginx/conf/nginx.conf
,一般情况下都会把配置文件放到/etc/nginx/nginx.conf
:
nginx的配置文件默认位于/usr/local/nginx/conf/nginx.conf
,一般情况下都会把配置文件放到/etc/nginx/nginx.conf
:
godoc是go默认自带的一个模块,提供了go语言的文档相关信息,一般情况下查询文档可以使用godoc **
来进行查询。
例如godoc fmt
,就会出现fmt
包相关的信息:
创建文件/etc/init.d/nginx
,把脚本复制进去,nginx官方启动脚本:nginx官方脚本地址
nginx安装有三种方式:
1、配置yum安装:这个需要先配置好yum
软件包,然后使用yum install nginx
命令安装。
2、源码安装:去官网下载源码,自行编译安装。
3、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安装包:如lnmp一键安装包,简单操作就能一键配置。
这里我使用的是第二种方式,从源码安装。
默认情况下CentOS
的yum
源是国外的,所以使用yum
安装软件的时候就需要很久,这时候可以把默认的yum
源替换成国内的源,这样下载速度就会快很多了。
# 备份
mv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.bak
# 下载
wget http://mirrors.163.com/.help/CentOS6-Base-163.repo # 网易源
# 如果提示wget命令找不到,使用以下命令
# curl http://mirrors.163.com/.help/CentOS6-Base-163.repo >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
# 替换
mv CentOS6-Base-163.rep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
# 删除和更新缓存
yum clean all
yum makecache
在虚拟机上最小化安装了一个CentOS6.5,然后登陆上去的时候没有网络连接,使用ifconfig
命令查看到的状态信息:
没有eth0
,也就没有网卡启动。
手动启动网卡,使用命令:ifup eth0
早就听说了强大的nginx,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,可惜网上的资料纷杂不一,大部分都是直接把配置文件一扔,很少去解释每个配置的意义,看得天花乱坠,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所以下定决心自己好好动手去玩一玩,顺便记录下这一个神奇的过程~
Nginx (engine x) 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,也是一个IMAP/POP3/SMTP服务器。Nginx是由伊戈尔·赛索耶夫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Rambler.ru站点(俄文:Рамблер)开发的,第一个公开版本0.1.0发布于2004年10月4日。其将源代码以类BSD许可证的形式发布,因它的稳定性、丰富的功能集、示例配置文件和低系统资源的消耗而闻名。2011年6月1日,nginx 1.0.4发布。
上午成功的挂载了oss到主机上,根据官方的建议最好把ossfs服务添加到守护进程里。
在root
目录下创建一个目录存放脚本:
[root@blog bin]# mkdir /root/ossfs_scripts
[root@blog bin]# vi /root/ossfs_scripts/start_ossfs.sh
# 写入以下信息
# 卸载
fusermount -u /mnt/ossfs
# 重新挂载
exec ossfs [bucket] [MountPoint] -ourl=[EndPoint] -f
supervisor是一个进程管理工具,刚工作就接触到了,不过当时因为被脚本封装好了,所以都是直接用,对它的理解也仅仅是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东西, 想着有机会了再深入了解。
一早因为机缘巧合要把oss挂载到主机,挂载的时候要用到supervisor,本来打算按照教程先搞一个,没想到中途遇到麻烦,走不下去了。没办法,只能先停下来好好钻研一下了,反正以后也要用到,于是就开始了一天的supervisor之旅。